close

現在生活中最常見的問題,就是塑膠,而其中已經每天都用的到,用完隨手就丟,埋進垃圾掩埋場不會分解(或分解不完全)最後飄到海里變環境兇手的,就是塑膠袋。

到底塑膠袋是什麼時候進入廣大的生活圈,而在沒有塑膠袋之前的人們又是如何生活的呢?

首先,我們先從塑膠談起。

塑膠發展的歷史

所謂「塑膠」,最通俗的定義是工業合成的高分子物質。人類所創造的「第一種塑膠」應該就是賽璐珞。 早在1863年,美國的凱悅兄弟便發明了高分子物質的合成方法,也就是利用天然高分子纖維素做成硝化棉, 然後搭配樟腦與少量酒精進一步做成具有可塑性的人工賽璐珞。 雖然早期的人工賽璐珞容易著火,被紫外線曬到會加速劣化,但還是被廣泛用來製作玩具、文具及攝影底片等等。

(取自網路)

 

 就這個階段來說,塑膠還是天然物質製成的產品。

而且當時發明賽路路還有代替象牙製品的用意,一開始的動機還挺環保的。

接下來第二次世界大戰(1939~45),由於戰爭導致全球資材不足,西方國家只好卯足全力研發塑膠,希望能代替橡膠等天然材料。 其中以美國投入最深,原因是日軍佔領中南半島,截斷馬來西亞天然橡膠輸出管道,美國被迫加緊開發合成橡膠。 沒想到研發結果豐碩,不只合成橡膠,連尼龍纖維及聚丙烯(俗稱百折膠)等新型態塑膠產品,都很快進入實用化階段。

戰後石油化學疾速發展,陸續出現許多大量生產、價格低廉的塑膠製品,人們的生活也和塑膠關係愈來愈密切。 1952年,德國化學家卡爾.齊格勒發明齊格勒觸媒,塑膠合成技術得到突破性發展, 使用這種觸媒可以讓傳統上即使高溫高壓也無法鍵結的低密度聚氯乙烯在常溫環境下合成,聚氯乙烯就是現在常用於管子和電纜的PVC。

(取自網路)

 

石油產業的發展,將塑膠推向一個更便利但違反自然的方向發展。

回到台灣,顏杏如(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系助理教授)提到這樣的一段回憶。

 

石化產業的興起

儘管隨地域有別,但至少對七零年代以後出生的人來說,塑膠是熟悉、當然的存在。家母口中「以前那個年代」對我們而言既陌生又遙遠,塑膠製品出現之前的日用品為何,塑膠又是何時走入人類的生活,改變生活方式、改變人與物、與自然的關係?

我們今天認識的塑膠,幾乎是石油化學的產物。不過在石油化學興起之前的十九世紀中葉,為了取代一些日漸稀有的天然材料(如象牙),發明家已開始從植物尋找具有可塑性的新半合成化合物,比如,賽璐珞,即是以硝化纖維和樟腦等合成的熱可塑性樹脂。在賽璐珞炙手可熱的年代,生長樟樹的台灣扮演提供原料—樟腦的重要角色。

二十世紀初合成的電木(Bakelite),是世界上第一個不存在於自然界中的分子所組成的完全合成聚合物。繼其後,石油化學品在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由歐美等國開始研發,取代對應的傳統化學材料。化學品原料開始從煤化學進到石油化學的世界;因軍需而發明的石油化學產物也在戰爭時期逐漸滲透到歐美地區的日常生活之中。

在臺灣,塑膠用品走進日常生活則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1940年代末期,塑膠製品加工業從國外進口PE(聚乙烯)及電木粉從事加工,生產零星的化學品,1950年代以前台灣人的塑膠製品使用量不大,甚至供過於求。1957年,台塑公司在高雄設廠,開啟了塑膠原料PVC(聚氯乙烯)的生產,為了自行消化生產過剩的塑膠原料,隔年成立南亞塑膠加工廠,但其所製造的塑膠皮、塑膠布之銷路欠佳。塑膠製品在1960年代以前還在起步階段,但已悄悄進到台灣人的生活之中。

1960年代後半,台灣的石化產業進入了起飛的階段。1968年中油公司成立第一座輕油裂解廠(一輕),1970年代,石油化學工業更列為政府推動的十大建設之一,二輕、三輕、四輕分別於1975、1979年、1983年完工啟用,這些輕油裂解廠皆坐落於去年夏天發生石化氣爆事件的高雄。

於是,不只是內需市場,從1960年代到1980年代,台灣的石化加工品──紡織、塑膠、玩具等──行銷世界。缺乏原料石油的台灣,卻發展高耗能、高耗水、高資本密度的石油化學工業,甚至成為「石化王國」,其背後存在著政府的大力扶持與主導。

攻佔生活角落的塑膠

隨著石化工業的驅動,塑膠以其「廉價」、輕巧、便利、防水之優勢,攻佔生活的各個角落。盤碗、合成纖維衣物、掃把、畚箕、水桶、花盆…..食衣住行育樂,無一不見其身影。此外,在生產技術上克服種種障礙(比如盛裝汽水會產生碳化作用等),更讓塑膠廣泛被運用,逐漸取代我們可以想到的各種材質—玻璃、陶瓷、金屬、木材、紙張、布。這在我小時候的1980年代都還是進行式,原本可回收賣錢,盛裝牛奶、汽水的玻璃瓶也逐漸退出生活場景。

塑膠的發明與使用帶來了便利也衍生了此前未曾想過的難題、改變了人與物的關係。塑膠剛問世時,因其可以製成各種形狀,很快地吸引人們的目光與喜愛,1960年代更是歐美現代工藝表現創意的最佳材料。塑膠取代稀少的材料,廉價且大量生產的製品,人人都可以擁有,在這一點上化解了社會階級的界線。但生產刺激消費的模式,也助長了人們對越來越多物品的慾望與需求。

塑膠進入台灣生活圈大約是1965(民54)左右的事情,在這之前,我們的生活其實很貼近大自然。

從六、七零年代的攝影作品可以見到街頭風景與人們使用的道具,其材質仍與植物密切相關。上圖(李悌欽/小憩/1964)為彰化街頭杏仁露的小吃攤,使用竹凳、竹編草帽、木製櫃子。

下圖(姚孟嘉/淡水/1973)除了中央的飲食擔外,右側行人手提著草木編織的手提袋,左下角隱約可見竹編籃子。 攝影作品現藏於臺北市立美術館,翻拍自《時代之眼:臺灣百年身影》(臺北:臺北市立美術館,2011)。

 

在塑膠出現以前的生活──與自然共生

在塑膠出現以前,那些我從小記憶中常見的、已被塑膠取代的生活用品之材質又是什麼,我繼續追問更多。母親細說打掃室外時的掃帚和畚箕是竹子編製,打掃室內則是用芒草或椰子鬃的掃帚,畚箕則用「鐵皮」製成,「鐵皮」就來自於家中用盡的沙拉油罐。防水塑膠布出現之前,稻子收成後的稻梗,會編織成草片,蓋在尚未曬乾的稻穀上防雨。水桶有木製也有鋁製,木製的櫃子、箱子主要購自小鎮街上的商店。

這些毫不起眼的用品,其材質、製作與流向,關係著人與植物、人與自然之間的關係。

母親說竹製的畚箕和掃帚,材料就來自於農舍後方自家的一塊小竹林,從取竹到編製都不假他人。竹子生長快速,用途廣泛,是食用作物以外,與農村生活關係最密切的植物。在清代及日治的文獻可見,大凡圍城的竹籬、屋外的竹牆、屋內的竹桌椅、杯碗湯瓢、涉水的竹筏、頂上的竹帽,衣食住行多取自於竹子。處處竹圍、竹叢是過去農村代表性的景觀。今天在臺灣鄉鎮老街的五金行裡都還可以看到一些竹編的日用品。

芒草掃帚的製作則循着自然的節氣與農村生活的節奏。冬至前後的半個月內是取芒桿的最好時機,太早芒花未落盡,太晚芒桿又太脆弱;芒花成熟的季節是秋收後的農閒時節,製作芒草掃帚可以送到市場貼補家用。母親說芒草掃帚製作不易,通常會向常來的行商購買。

農家種稻、種菜、養雞、養鴨,飲食自足有餘,不足的魚、肉、豆類等則從市場購買,小鎮街上還有各式各樣的店,滿足人們日常所需。外婆會到布店剪布回來做衣服,農具壞了外公會拿到打鐵舖修理。不再需要的玻璃、金屬會有人來收購。

在這樣的生活方式與形態下,被認為是「垃圾」的東西,是家裡打掃後的塵土、菜屑、竹子屑、木屑、稻草。塵土和菜屑埋在一塊較溼無法耕作的地堆肥;竹子屑、木屑、稻草則會變成灶裡的薪材。生活日用,取之於自然,也回歸自然,形成了一個完整的循環。(對比垃圾場和焚化爐的出現,是臺灣「經濟起飛」以後的1970年代。)

聽老一輩的人說,以前買糕買粿,都用竹葉或芭蕉葉包著,綁上草繩外帶。

買湯買豆漿買飲料都自己帶鋼杯,水壺。

帶便當用布包,用竹籃裝。

以塑膠袋為例,一個人平均一天用2個以上。

走趟市場買個菜,可能就超過這個數字。

以此平均算,一個人一年約拋棄730個塑膠袋。

全台灣人一年就拋棄約1.7億個塑膠袋。

在方便與環保的平衡點,我們是否能思考如何改變這個世界。

 

arrow
arrow

    飄流之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